欢迎进入访问本站!
加入收藏

孔子与周易

泰国资讯 2023-05-23 12:50:31952本站


微信号:xtyfgfp


孔子与周易

孔子也曾多次想向这些山人学习有关礼及道方面的学识,仅仅大大都山人认为孔子的善良学说是乱人道、使人走向虚伪和造作的假学识,所以对孔子很反感。如《微子第十八》中便记载了长沮、桀溺两位山人对孔子的厌烦情绪。有一位山人则骂孔子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。

道家多源于山人,其代表就是老子。老子姓李,名耳,字聃,比孔子年长二三十岁。老子为周朝史官世家,他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吏,所以学识渊深,对《归藏》《易经》八卦之类稔熟,东周王室内乱导致老子辞去职务归隐。据考证老子的思维就是受了《归藏》的启发。老子之“道”就是源自于《易经》的“阴阳太极”理论。老子的弟子收拾的《老子》一书成为道家第一本经典著作,对后来的道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而其“无为而治”的治国学说则为西汉的兴盛作出了巨大的奉献。孔子曾多次向老子请教礼仪方面的常识。孔子五十岁(一说为五十一岁)时,在请教老子关于道的理论后悟出了道的玄机。此刻正是其开端学习《周易》的时分,所以能够推测出孔子正是从老子那里得到了有关易学的常识,而“五十知天命”。

《论语·述而》中说:“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易,能够无大过矣。”是说孔子是到了五十岁才学习《周易》的。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《系辞》日:“夫子老而好《易》,居则在席,行则在橐。”足见孔子对易学之重视。但是孔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家,为什么不早一些学习《易经》呢?

其一,《周易》作为沟通人神、猜测吉凶的工具,与诗书礼乐彻底不同,孔子只想恢复周礼,所以他年轻时没有学习《周易》;其二,其时《周易》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书本,孔子有或许一向没有搞到较全的资料;第三,孔子有或许从前看过《周易》,但是没看懂,由于《周易》假如没有名师点拨,确实是很难入门的。《庄子·天运》中说:“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。乃南之沛见老聃。老聃日:‘子来乎,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!子亦得道乎?’孔子日:‘未得也。’老子日:‘子恶乎求之哉?’日:‘吾求之于度数,五年而未得也。’老子日:‘子又恶乎求之哉?’日:‘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。”’

由此可见孔子学易并非五十岁,而是在38岁便接触易学了,仅仅没读懂。通过和老子的接触,孔子才有所启发而对易有了新的了解,而且发现《周易》里面也包含着天尊地卑等礼仪方面的道理,所以便开端更加吃苦地攻读易学。听说孔子在读《易经》这本书的时分,经常翻阅,由于每一片竹简之间都有连接的绳子,时刻久了,就把韦编的绳子磨断了三次,这说明《周易》对他有极强的吸引力。

孔子所说的“五十以学易”是指能够了解《周易》的含意了,而并非刚刚接触易学。其实也正由于孔子感到易学的艰深隐晦,所以他搜集了其时有关解读《周易》的一些文献,而且加以系统地收拾,使这些文献更适宜人们了解《周易》,所以便有了孔子编《十翼》之说。而事实上,孔子之前即有解读《周易》的各种文献,孔子不过是对其进行了收拾,而且重点说明义理,宣扬礼教思维,关于占卜等怪异之术,则不进行宣扬。所以说孔子所传之易并非《周易》的全部内容。

而孔子对古代其他经典的修订,也是进行了大量的删省。儒家的六经本非儒家专有,仅仅通过孔子删改后,便成为儒家经典了。顾炎武说“六经皆史”。但是经孔子删订后的六经(删,即删除杂芜,选录精华;订,即修订讹误,编次顺序),无疑已成简史了。

六经,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相传我国上古时期遗留下的文诰有三千余篇,孔子选取其中唐虞至秦穆公时的文献数十篇,加以摆放收拾,这就是《书》,又称《书经》或《尚书》;《诗》也如此,据传孔子从三千多首古诗中,删重去复,去粗取精,得305篇,称“诗三百”,并配乐弦歌,重加收拾;《礼》,古时礼节繁缛,不相一致,有“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”(《礼记·礼器》);今传礼仪远没有这样多,亦为孔子选编删取所致;《乐》是上古及中古音乐方面的文献资料,其文本今已失传,所以无法了解孔子将《乐》删订成了什么样;孔子对《易》的奉献在于“赞”。赞,即辅助、辅佐之意。《易》本卜筮之书,但其中有丰厚的思维内容,孔子收拾了《周易》的辅助读物,使人们能了解圣贤阐发于《易经》中的道理。孔子其时或付之口说,或书之简端,后来弟子集腋成裘,遂组合成十篇《易传》,即后世所称之“十翼”。所以《易传》既存有孔子之前的旧说,又杂有孔子的相关言论。

关于《春秋》,孔子则依据自己的对错规范,“笔则笔之,削则削之”,其对错规范主要是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等级名分和与之相应的礼制,凡有违反,皆在讥贬之列。《春秋》的写作方法是“一字褒贬”、“微言大义”。吴楚之君实称王,而《春秋》贬之日子;践土之会实召皇帝,而《春秋》书日“皇帝狩于河阳”,变被动受召的耻辱为主动巡视的神威。一字一句,都寄寓了孔子满腔的善良礼乐用心,所以说《春秋》已不是简单的史书,而是孔子伦理思维和政治思维的蓝本,已非史实。

孔子对这些典籍的删订,使许多历史事情没有传下来,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。但是这并不能磨灭孔子对

如需咨询和恭请佛牌,请添加微信:xtyfgfp 或扫以下二维码。
上一篇:孔子治易的理解

下一篇:周公与爻辞

Copyright © 2022 亿文佛牌 All Rights Reserved.

赣ICP备2022006539号-1 邮箱:178327185@qq.com XML地图

联系方式
微信:xtyfgfp

微信二维码
在线客服
xtyfgfp